2018 week 8

上周出差做一个小项目,工作强度不大,算是复习生活的调剂,换换心情。周末有两个相识十年的老友来看我,和他们在一起的几天令我想起高考结束后的日子,压马路吃东西,窝在沙发上自拍吃零食看电影,这时候总要感叹一句,暑假如果不会结束该有多好啊。十年前的我,是当真从未想过十年后的自己会在做什么,那时候只有类似于“不要变成自己讨厌的人”这样模糊的想法,并不能想象自己现在的样子从事的工作生活的城市……所幸我觉得自己也并没有变成自己讨厌的样子。

上周和这周看了四部电影,和老友一起在影院看了《厕所英雄》,在难以入睡的夜晚零碎地看完了《忍者蝙蝠侠》、《嘉年华》、《艺伎回忆录》、《侧耳倾听》和《怪奇秀》,给《侧耳倾听》打了最高分。上半年只看了十八部电影,感觉今年的进度有点着急啊。然后看了几本书,新书是《印加帝国的末日》,重看了《古希腊戏剧选》、《莲花》和《挪威的森林》。最近对kindle产生莫名的抗拒,只想在床上看纸质书,我觉得也是败家……

关于《侧耳倾听》

看《侧耳倾听》的时候还哭了,女主角月岛的焦虑也曾经是我的焦虑,只是我并不是因为谁而焦虑,我的是没来由的。每次在别人身上看到自己没有的勇气,都会觉得鼻子酸酸的。月岛的可爱在于看到仰慕之人先一步成长,自己虽焦虑却很快地行动起来直面不安。想做和做完全是两回事,如果不迈出第一步去尝试,怎么知道自己想做什么,自己的天赋在哪,以及还要走多远的路才能达到心中的完美。

我在经历了各种撕扯之后也发现,在脑中瞎想构思都于事无补,大胆地走出不完美的第一步才是一切的开始。所以看到片中月岛鼓起勇气开始写作的时候,我感到有些鼓舞。此外我也很能感受到,当看到自己离脑中的完美很远的距离时那种无力,但同时自己又会笃定地,在间歇的失望与希望中蹒跚地往前走。

很喜欢里面那个关于原石的比喻,天泽的爷爷说,天泽和月岛就像两块没有打磨过的原石,隐约能见到内核里闪烁的宝石,虽然粗糙与莽撞,但珍贵的就是这些棱角与不圆滑。

小时候喜欢宫崎骏作品中那种精致与想象力,看完了心里很开阔的感觉。现在看一些不是很出名的非科幻系的作品,反而觉得更加喜欢那种松散平淡里的细致,一个大钟、一个雕塑和一只猫,都是精心设计过的。手绘的水彩背景有些粗犷但是处处用心,和现在数码制作的动画背景相比,虽然质感上不那么平滑顺畅,但这种不规则不平滑像是故事的一部分。因为前面还看了《忍者蝙蝠侠》,我个人觉得这一部是标准的数码建模产物,角色动作华丽而生硬。《侧耳倾听》有手绘动画最打动我的东西——线条的节奏与灵感。

《侧耳倾听》的时代与我的少年时代很像,总之就是从背景到题材都令我觉得十分有共鸣,毫不犹豫给了五星。

其他电影

《艺伎回忆录》的画面和音乐使我给了及格分数三星,但剧情和人物设置,特别是结局都免不了美国商业片的俗套,虽然有些很厉害的话比如:

“We can’t expect happiness, Sayuri. It’s not something we deserve, when life goes well, it’s just a sudden gift. It can’t last forever.”

我还是挺喜欢这句的,是主席在樱花树下和Chiyo说话,然后帮她拂去身上的樱花瓣那一幕的台词。贯穿全片的雨、水和烟雾意象选取很用心,使人能够感到Chiyo身上那种流动的、不安定的以及善变的特质。至于全片对艺伎这种职业的的见解就比较有形式感了,基本还是为了满足大众的主流想象。而且后半段的剧情安排让我感到片中的女性作为艺伎存在时,更像一种物品或是符号,可以被欣赏被仰慕被利用,并不具有感情上的主动选择权。

此外,为什么会有请中国女星讲着英语演日本人这种奇绝的摄制安排?

《嘉年华》算是近期看到质量上乘的国语片,题材比较严肃,两个小演员的眼神非常够味。选取的拍摄地很好地配合了剧情的逼仄感——小城丑闻、潮湿郁热幽闭的南方岛屿以及巨大的人形水泥雕像。

《怪奇秀》有令人共鸣之处,带着边缘群体青春片的一切特点——校园冷暴力、歧视与偏见以及最后的和解。Billy和Flip那种模糊的关系刚刚好,两人最终没有变成情侣算是没有落入窠臼,欣慰。当然也难免有一些不可避免的理想主义,因为结局和谐得令人疑心。

《厕所英雄》笑点可能在于配乐和印度语,剧情拖沓起承转合突兀。配乐和慢镜头到后半段变得非常违和尴尬,我连笑都觉得尴尬……反正全片感觉就像一大盘咖喱,吃到最后只剩满嘴油腻。

《忍者蝙蝠侠》,画面还是挺精致的,喜欢刻意模仿日式画风和笔触的感觉。但剧情偏低龄,人物就是走马灯出现一下谈不上角色塑造,蝙蝠侠屡次受骗真是要气死观众了。

其他破事儿

其实从上周五开始到今天没做什么正经事,算是在复习循环里安排一点消遣。我发现我一旦离开了规律和独来独往的生活就会感到很不安。希望一切回到正轨。以上。